11月12日下午,我校人文旅游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在二楼会议室隆重启幕,以文旅赋能为核、以产教融合为翼,共商专业高质量发展大计,擘画文旅人才培养新征程。本次会议由人文旅游系系主任李攀老师主持,汇聚了来自系内各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以及校外的行业、企业专家与教授,共同搭建校行企深度对话渠道。

  会议伊始,陈锦阳副校长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他围绕专业建设十大核心要素展开阐述,强调要深化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的人才需适配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可依托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融合的突破口,推动机器人技术走进护理、康养专业课堂;同时强化 “岗位融合 + 因材施教” 双轮驱动,同步打造 “美育熏陶” 文旅文创等 “一系一品” 特色文化品牌,实现教育过程与职业证书精准对接、人才培养框架与课时体系整体优化。

  各专业带头人分别汇报了旅游管理、护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规划,介绍各专业办学特色与未来发展方向。研讨环节中,校外专家与校内团队针对各专业的行业需求痛点、人才培养难点,精准提出优化建议,为专业发展 “把脉开方”。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李海平教授,应优先开展人才需求调研,重点关注 AI 背景下景区、乡村康养、酒店等场景的人才缺口,明确 “懂数据分析、会 AI 工具、能创新策划” 的培养目标。他提出,可通过企业走访、问卷调研等方式优化课程体系,围绕 “技能本位夯实、人工智能融入、能力树拓展、学生基础能力提升” 四大要点,构建更贴合行业需求的课程模块。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负责人严佳钦老师直指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核心,建议进一步明确专科阶段培养方向:一方面着力提升护士资格证考试通过率,另一方面瞄准综合医院等高质量就业岗位。她提出,要推动康复与护理专业 “互融互促”,将教师临床实践能力提升与学生专业素养培育紧密结合,而申报以生命健康为主题的职业技能等级考评点,正是促进护理专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负责人严佳钦老师直指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核心,建议进一步明确专科阶段培养方向:一方面着力提升护士资格证考试通过率,另一方面瞄准综合医院等高质量就业岗位。她提出,要推动康复与护理专业 “互融互促”,将教师临床实践能力提升与学生专业素养培育紧密结合,而申报以生命健康为主题的职业技能等级考评点,正是促进护理专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杭州小博士幼儿园俞英执行园长点明行业痛点,当前幼儿园育婴师、保育员缺口显著,且行业急需 “高素质 + 多技能” 复合型人才。她建议增设家庭入户指导、亲子游戏设计、新媒体视频制作等实用课程,提升学生岗位适配能力。

  托育园教研员吴有珍则建议,可结合 “安吉游戏” 等本土特色资源,融入 AI 教育工具,构建具有辨识度的差异化课程体系,让专业培养更具竞争力。

此次会议以 “协同” 为纽带、“精准” 为导向,不仅清晰明确了人文旅游系各专业的培养路径,更精准捕捉到旅游管理、护理、婴幼儿托育、口腔医学技术四大专业的行业前沿需求,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

未来,人文旅游系将以此次会议为起点,各专业带头人将系统梳理行业专家提出的建议,结合专业实际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逐步推进课程优化实施、落地与医院、幼儿园、文旅企业的合作项目,并进一步完善专业集群建设规划。此次会议的成果将为专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持续推动人文旅游系各专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区域文旅、康养产业培育符合地方经济发展与行业升级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